罗氏成立于1896年,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,拥有近130余年悠久历史, 是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和体外诊断的领导者,领先的工业化生产原研药的企业之一。罗氏在国际上的快速扩张得益于罗氏创始人弗里兹·霍夫曼的企业家精神。
从那时起,罗氏就开始利用创新技术来发展医学实践,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。这一宗旨从未改变,罗氏在发展历程中,不断自我革新,以实现这一目标。
F. Hofmann-La Roche & Co于1896年10月1日在瑞士巴塞尔成立。创始人弗里兹·霍夫曼 (Fritz Hoffmann) 在亲眼目睹了汉堡霍乱疫情的破坏性影响后,发誓要帮助改变医疗健康行业。他坚信药品应该工业化生产并在全球范围内销售。
罗氏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并开展业务,拥有超过700名员工。 至1912年,罗氏已在三大洲的九个国家设立了办事处,分别是:瑞士、日本、法国、俄罗斯、意大利、德国、英国和美国。
罗氏的非处方止咳糖浆几乎一上市就获得了成功。该产品于1898年推出,很快成为罗氏的首款热销产品,并在市场上畅销了60年,为公司未来的医疗突破奠定了基础。
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内战使公司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。罗氏转变为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以维持运营。一年后,罗氏因创始人弗里兹·霍夫曼 (Fritz Hoffmann) 的去世而陷入悲痛。继任者Emil C. Barell,在接任后加强了公司的科学定位。
时年30岁的巴塞尔人Alice Keller是罗氏第一位女性总经理。1925年,她乘船前往东京,罗氏在那里建立了一家子公司。Alice的职位不断晋升,于1939年返回瑞士总部后她成为一名高级管理人员,这在当时是一项具有轰动性的成就。
Hilde Pfaltz加入罗氏药物研究所,并最终成为该研究所的负责人。正是在这里,她引入了多项创新,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新药致畸性的标准化测试。1940年,Pfaltz成为罗氏第一位正式医生。
一位名叫Tadeusz Reichstein的波兰裔瑞士化学家经过五年的研究,发现了一种合成维生素C的方法。它们是在无菌环境中生产的首批进入大众市场的药物之一,安全、剂量适当且价格实惠。罗氏成为领先的维生素供应商,这也是罗氏最早涉足的生物技术领域之一。
在设计了一项开创性的肿瘤筛查计划后,罗氏开始了长期改变肿瘤治疗进程的征程。罗氏科学家Robert Duschinsky(如图)和生化学家Charles Heidelberge的开创性研究进一步奠定了罗氏在抗肿瘤领域的领先地位,他们的研究成果最终重塑了包括结肠癌、乳腺癌和胃癌在内的各种类型癌症的防治体系。
罗氏的诊断试剂业务最初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,当公司 于1966年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生产诊断化学品和仪器的部门时,该业务正处于休眠状态。1968年,一系列新的收购为公司带来了电子和工程等领域急需的专业技术。
1968年至1972年间,罗氏通过建立多个研究中心扩大了独立研究的能力:1968 年在新泽西州纳特利建立了罗氏分子生物学研究所、1969年建立了巴塞尔免疫学研究所、1972年建立了日本研究中心。
1979年,罗氏继续扩张。罗氏Nutley与旧金山生物技术公司基因泰克 (Genentech) 合作,帮助开发干扰素的生产工艺,用于治疗肝炎、多发性硬化症和癌症等重大疾病。与此同时,诊断部门继续扩大。
巴塞尔免疫学研究所首任所长Niels Kaj Jerne,因其在免疫学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而于1984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。
利根川进,1972年至1981年在巴塞尔免疫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,因其在抗体基因片段方面的研究成果于1987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。他的基本发现为人源化抗体的生产铺平了道路。
为了加强对医疗健康行业的承诺,罗氏进行了战略转型。分别于1999年、2002年剥离了香水与香精业务及维生素与精细化学品业务,以进一步发展和专注于公司的制药和诊断部门。凭借制药和诊断两大领域的独 特优势,罗氏优先考虑贯穿整个医疗旅程的创新解决方案。罗氏开始在塑造个体化医疗的未来方面,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。
20世纪90年代中期,一系列针对癌症治疗的创新突破性药物问世,彻底改变了抗肿瘤领域,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。